4月30日,在“新文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”大背景下,大英二部教师陈蕾成功开展了一场极具创新性的公开课。公开课以《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 II》Unit 6 “Less is More” 为主题,深度融合语言学习与哲学思辨,为新文科院校人文课程改革开辟了新路径。
课程伊始,陈蕾老师以“选择悖论”为切入点,精准剖析在面临多种选择时,人们普遍容易陷入决策瘫痪的现象,有力地印证了“选项过载降低幸福感” 这一核心论点。在教学过程中,陈老师充分考虑到所授学生为会计专业,巧妙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学术语 “机会成本” 拓展思维,深入探讨 “极简决策模型” 的构建,实现了语言能力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通。
该课程采用目标导向—-问题驱动路径的创新教学模式。课前,陈老师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,精准诊断学生“选择焦虑”的现状。同时,精心设计递进式问题链,如“多是否总是比少好?”“为什么选择越多越痛苦?”“生活中还有哪些选择悖论?”等,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深度。在课程教授环节,“竞争性选项(rival option)”概念贯穿始终,从对课文中项羽的选择及评价入手,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成为理性的关门者(door - closer)和决策者。
课后,听课教师刘丽莉评价道:“这堂课完美诠释了新文科大学外语教学的理念,成功将语言知识学习转化为思能力锻造的过程。”学生反馈也显示,该课程 “显著提升了复杂情境下的英语表达自信”,高达86%的学生表示拟尝试将 “极简决策模型” 应用于专业学习。
此次公开课不仅是对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与开发,更是外语教育工作者在“课程思政”与“新文科”融合道路上的一次创新探索。正如陈老师在教学反思中提到:“语言课堂应是思维的健身房,当学生能用英语理性讨论‘断舍离’时,我们才真正实现语言能力与思辨能力的共生共长。” 此次公开课为新文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,也为未来的教学发展方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。
一审:胡金梅
二审:邢秋红
三审:周启强